星期六, 12月 15, 2018

Avid S6L的新品發表會


現場展示的S6L-32D

前幾天我去了Avid S6L的新品發表會,老實說像我們作這種婚禮場的根本很少機會用到Avid家的機器,除了之前在音協上課時有接觸到Avid SC-48之外,對於Avid可是一無所知呀~~!!

所以我整理了一下Avid S6L的器材架構,整套系統是由三個部份組成的:Control Surfaces 就是混音機本身、Engines、 I/O Box 又稱stage Box,一般我們對於系統架構的理解,大多是一台混音機線插一插就有聲音了,了不起在台上再架台I/O Box再連到混音機,那這一台Engines是怎麼一回事呢?


新舊型號的比對圖



上圖是Venue的大家族,三個主要部份的器材Control Surfaces 、Engines、 I/O Racks
只要各挑一個都能夠交叉使用,所以不會有新舊器材不相容的問題,
也讓器材運用的靈活度變到最大 


Avid E6L-144

Engines的主要功能是在於處理所有的效果器插件和I/O的Routing,透過內部的HDX DSP能夠完整運作一個更大的訊號架構,而所有的音訊處理(Sample rates)都是96k,另外在Engines的型號選擇上共有E6L-192、144、112三種,差異在於Input channels、Mix Busses、Matrix、VCA、Plugin slots、HDX DSP的數量多寡,如果不在意Input channels的數量和荷包的話,我應該會選擇192或是112,因為我覺得144卡在中間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有點尷尬


Stage 16

Stage 64,仔細看上與下方都有螺絲可以作更換插卡的動作

再來我要提一下它們家的I/O Box,有Stage 64、32、16跟Local 16,當然這類的產品差別多在於Input 與Output的數量,但在Stage 64、32上是使用插槽式的安裝,你可以自由的選擇Input 與Output的數量,再也不用煩惱如果我選32的話,Input有24個Output有8個但我Input用不到那麼多,但Output的數量卻不夠用(Avid 的I/O Box在通道插槽的設計上都是用8個數量為單位,例如Input的選擇就是8、16、24、32,不會是6進2出這樣子),所以在器材運用度上就變的更加靈活,不過我覺得原本的I/O Box型號只有Stage 64跟16,在I/O的數量差了很多,而且64是插槽式的但16是固定式的,所以再推出一個介於中間的Stage 32我還能理解,但Local 16我就不太懂他推出的市場定位在那邊?(註1)跟Stage 16相比好像沒有太大的差異與吸引力,或許是在價格上的差別吧



現場展示的S6L-24C,上面的觸控螢幕是另外加裝的,你可以自己選擇廠牌、大小



最後要來提一下VENUE S6L 的控台系列,原本只有S6L-32D 跟 S6L-24D ,現在一口氣推出了48D、 24C 、16C 三個系列,一次滿足了高階與低階的需求,在外型上真的是漂亮的沒有話講,觸控式螢幕加上各種不同顏色的旋鈕,真想買一台回家當小夜燈,不過令我感到好奇的是24D與 24C的差異,兩者是Input數量相同的機種,除了外觀上就能一眼看出觸控式螢幕數量的不同之外,再來最大的亮點就是,功能旋鈕(Assignable knobs )的數量,24D有兩個區塊共64個鈕,24C只有一個區塊32個鈕,而這個旋鈕區我在現場把玩了一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調整一些插件的參數,你只要選到某個效果器插件,他就會把所有可以調整的參數跑到功能旋鈕上,你可以用轉的調整不用再使用左右鍵或是一直使用翻頁鍵來調整,也不用再使用滑鼠去點擊調整。


S6L-24C的原貌,左上方Avid Logo下方的那一個區塊就是Assignable knobs 區

最後我的心得就是:以前的人要去服務機器,而現在是機器要來服務人。

為什麼會這樣想呢?從簡單的類比控台開始,你得去學習適應它的各個旋鈕、推桿的功能是什麼,你要找一些功能它會在機器上的那一個區塊或是那一個頁面,而不同的機器相同功能又會在不同的地方,所以你必需不斷的操作去熟練機器,在現場演出時你才能不用思考又直覺的作出反應,而現在的控台功能愈來愈強大,以前因技術、科技作不到必需妥協的事,現在都能夠克服而讓聲音變的更好,但功能愈多你必需要學習和操作的就更多,所以為了要讓每一個音控師都能夠快速的上手,現在變成了「機器要來服務人」,沒有人會想要操作一台既複雜又難上手又貴松松的機器吧,應此我在S6L上看到了很多可以設定的熱鍵,你可以自己定義什麼功能要放在那一邊,熱鍵一按下去就會是你常用的功能,讓整台機器盡量的符合你平常使用的習慣,我想這一定會是之後控台在設計上的趨勢,畢竟在相同的規格條件之下,一台你要花一個月熟練的機器跟一台你只要一個星期熟練的機器,你是音控師的話,你會選擇那一台呢?

註1:跟原廠人員詢問過之後,因為S6L 背後的I/O數量不多,所以Local 16 定位在是擴充使用,Local 16有各8個I/O與各8 AES input 與output。


上圖是Mixer與I/O之間的聯接狀況,只要一斷線上面馬上會顯示並給予使用者警告,而且現場講師示範了幾個斷線的情況,如果有人踢掉一條線訊號還是不受影響的,但如果兩條線都掉了就會沒有聲音,那也表示你下一場不用來了,哈哈哈,但只要線一接回去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馬上就會回恢正常


以上是小弟不成熟的心得文,由於我剛接觸這一類的高階器材,如果我對器材上的認知有誤也請歡迎告訴我,讓我有改進學習的機會


星期四, 11月 22, 2018

PA喇叭 JBL PRX815與Yamaha CZR15的測試



今天非常感謝永記的長峰哥,借用他的場地跟器材讓我作測試,並且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這一次我要來試的是JBL PRX815與Yamaha CZR15,雖然前者是主動式後者是被動式的,這樣子的比較的基準點不太準,但我想還是提供一些資訊給對這兩款喇叭有興趣的朋友作參考



你可以先讀一下兩顆喇叭的官網資訊,會對接下來的比較有更客觀的想法

Yamaha CZR15:https://tw.yamaha.com/zh/products/proaudio/speakers/czr_cxs_xlf/index.html

JBL PRX815
http://www.jblpro.com/www/products/portable-market/prx800-series/prx815#.W_ZUi3ozY1I

我們先用CZR15搭配Yamaha PX10擴大機,與PRX815相比低音的部份少了一些,而且兩顆喇叭低音的音色是不同的,PRX815是屬於較散而且包含了比較多的頻率,也就是放大之後那種轟轟的感覺,而CZR15是較結實沒有其他太多的頻率,所以放大之後也沒有轟轟的空間感,這也是它跟我聽過的喇叭比較不同的地方,中頻的部份兩顆喇叭是差不多的,而高頻來說CZR15多了一點所以聽起來會比PRX815亮一點,也有可能因為CZR15的高頻較多,進而感覺它的中頻部份比較不足

用smaart來測試時,CZR15果然在16k的地方多了PRX815快6dB,如果用這樣的模式下去作內場監聽的話,很容易造成人聲上的feedback,但好玩的來了因為使用的擴大機是PX10,它裡面有內建了一些喇叭的參數可以叫出來使用,但要注意的是PX10的軟體版本必需在1.6才會有CZR的可以用,裡面有CZR15 FOH也就是當成主喇叭時的參數,還有CZR15 mo就是當成監聽時用的,我們先使用了CZR15 FOH來測試,奇妙的事發生了剛剛略微不足的低頻跑了出來,滿滿的低頻讓我屁股坐著的Rack箱也產生了共振,振的我心中抖了一下,痣瘡在這時破了就不好了,趕快起身看一下究竟做了什麼變化,原來呀CZR15 FOH在低頻的部份比原來多了10dB !!!,而剛才覺得過多的16k降了大約5dB,讓整個CZR15變的很有攻擊性,而且這個低音不會讓你覺得過轟,因為如果它是屬於那種轟的低音,你可以想像一下在大音量又多了10dB的話是多麼可怕的事,那多這麼多好嗎,這個問題是見人也見智至少我覺得作一些小場我可以不用帶超低音了,哈哈哈


粉紅是沒有使用參數的CZR15
綠色是使用參數CZR15 FOH
紅色是使用參數CZR15 mo


這是JBL PX815 FOH模式

而切換到CZR15 mo時低音的部份比FOH降了許多,只有多大約4dB而之前惱人的16k也降到只多了1dB,所以由此可見買CZR的喇叭還是要配PX10才能把它的效能發揮到另一個層次


綠色是使用參數CZR15 FOH
紅色是使用參數CZR15 mo
藍色JBL PX815 FOH模式

以下是我對這兩組喇叭的感想

身上流著音響名門JBL 的血液,但在音色上較為中庸,沒有太突出的頻率,可以視為是一個標準值的音色,而Yamaha CZR15在還沒有使用內建參數之前有著高、低音落差較大的問題,相對的使用了擴大機的內建參數之後,大大的改變了CZR15的音色,增加不足的低音拉低過多的高音,雖然在還沒有使用參數之前CZR15就是一款不錯的喇叭,但這樣前後的差異性我會把它定義為「渲染較多」的喇叭,而之前對Yamaha喇叭的看法就是教會、學校愛用的牌子,因為一般人有聽過這個品牌然後價格又ok,不過沒想到現在已經變成能跟音響名門JBL拿來比較的喇叭了,真讓人讚嘆金錢力量的偉大,哈哈哈

希望下次有機會來作個聲音檔的比對^^

星期三, 11月 14, 2018

Aphex 、Behringer Exciter激勵器(動態擴展器)的比較



我一向習慣使用的Exciter激勵器是Behringer的EX3200,但是這玩意早就停產了,加上個人覺得應該還是會有比它好的Exciter,畢竟Behringer是便宜又大碗的器材嘛,像我們這種買不起好的控台跟喇叭的只好用Exciter來補一下,所以今天拿了三台的Exciter來作比較

Behringer EX3200
Behringer SX3040
Aphex Exciter

我先說明我的比較方式,我是用Mackie 的808s power mixer但直接輸出訊號給Crest Audio Pro 8200擴大機,然後用CANARE 4s11f的喇叭線接JBL JRX100雙15吋的喇叭,然後每次一邊接一台Exciter用同一顆喇叭拔插的方式測試

以下是我個人的感覺

Behringer EX3200我喜歡它的部份是在於低音的部份有比較多的選擇,而不只是單單的把低音催出來而以,像是它可以選soft 、tight 、low 、ultra low所以會有四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在面對不同的樂風時很好用,再來就是有錶頭所以訊號進來在那邊跳呀跳的我就覺得很開心,請原諒我的宅男魂

再來就是Behringer SX3040,跟它同期的產品是SU9920,其實我不太知道它們倆台差在那邊,直覺SX3040有比較多的鈕可以轉所以就弄了一台,跟EX3200相比高音的部份好像比較清晰一些但又沒那麼明顯,而低音的部份推出來的音色是相近的,但少了soft 、tight這一些功能就覺得可惜

再來就是Aphex Exciter前幾天上課時老師有介紹到Big Bottom實在看的我心癢癢的,今天有幸能夠試到還蠻開心的,基本上我覺得Aphex Exciter是最野的一台Exciter,低音的部份跟Behringer的相比是另一種結實度跟音色,量也可以推的更出來,高音的部份也帶有很濃厚的個人色彩,個人覺得是三台中渲染最多音色最有個性的一台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如果你有各位版上的朋友誰有BBE 882I的小弟跪求借我測試

對了以下是老外SU9920跟SX3040的測試心得,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https://www.soundonsound.com/reviews/behringer-sx3040-su9920

星期二, 11月 13, 2018

現場演出時電供Furman PL-PRO DMC的重要性



這一次跟大家來分享作場時「電」的問題,我想大部份小場的活動,一般都是從壁插用延長線接出來,然後再用常見的排插分給全部的器材使用,這種方式雖然較省錢也方便,但卻是有潛在的危險,例如像電壓下降時你不會知道,但當電壓不夠時器材很容易故障,喇叭也很容易燒掉,所以最好還是使用電源供應器(Power Conditioners)

我先講一下我自己使用的器材Furman PL-PRO DMC,它並不像是一般的排插功能而以,它還有其他的功能

以下文字部份來自Furman台灣代理商 海威科技有限公司

Series Multistage Protection串聯多級保護技術(SMP+):電壓湧浪current surge抑制系統,可承受瞬間多重6000V或3000A瞬間脈衝,或是被雷打到,提供最佳的瞬間電流壓縮護。

PS:電壓湧浪、電流突波(current surge)、湧浪電流 (Inrush Current)講的就是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在輸入電源送電的瞬間會出現一短暫的大電流

Extreme voltage conditions極高電壓關閉技術(E.V.S ):EVS會持續監控輸入的電壓一旦檢測到任何超過137伏交流電的過壓情況,將會觸發打開繼電器,立即斷掉所有連接在上面的設備的電源,避免器材燒壞,一旦電壓回恢正常後就可以再正常工作

Linear Filtration Technology線性濾波技術(LiFT ):AC電路在傳送電力時插座會產生大量的線路雜訊line noise或稱線路噪音,會產生這樣的雜訊原因有很多,像是現在大量被使用的開關式電源(switching power)反饋給電路的諧波,或是整個電路系統的老化,造成電源之間電源線上傳導的電磁干擾,電磁干擾的信號一般都是高頻的信號都是眾多原因之一,所以採用一個微調低通濾波器以及零接地技術來減少透過線路的電源交流噪音(AC noise)。

隔離式輸出電源接座,降低其他訊號對電源的干擾,以降低電源對設備的雜訊影響。
內建低阻抗搭配磁感應斷路器的電源開關。
可切換式電流電壓表,顯示真實RMS電流或精確的數位電壓。
LCD液晶顯示螢幕,顯示電壓或電流以及保護等各種數值與狀態
介紹完器材後,現在要開始跟大家講我遇到的情況,前幾天我在苗栗的一個露營區作燈光音響,當時用的器材是

Furman PL-PRO DMC電源供應器
15吋喇叭*4
Behringer EX3200
Mipro ACT-727 *2
Crest Audio Pro 8200擴大機
Sabine NAV360
Mixer
筆電



整個活動從早上十點開始電壓大多在105V上下,到了傍晚時大家開始開燈,電壓下降到90幾,有時喇叭會出現不該有電流聲,電供上的錶頭一度顯示8開頭,當下我先把器材全關了,避免低的電壓造成器材的損壞或是喇叭的燒壞,好家在辦露營的團隊有準備了一個小型的發電機,可以供3500瓦的電,在大家七手八腳下終於打開發電機了,沒想到插上去之後打開電供,它並沒有在運作,而錶頭顯示了一排紅色的小英文字Extreme voltage,夭壽哦原來發電機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搖頭開關,一邊寫著120V 另一邊寫著240V,而這個開關是在240那一邊,嚇的小弟屁滾尿流,趕緊把插頭拔掉然後切到120V,但事情還沒結束哦,再打開電供它還是Extreme voltage,不過等他跑了一陣子就好了,我想是因為切過去之前還是有一些240的電,等它跑完就變成正常的118了

如果我今天不是使用Furman PL-PRO DMC的話,都只是單純接排插的話,我看這下子我器材要全換了,使用這類的電供對我來說的好處是1、有錶頭,你可以「看的到」電壓是多少,作場時常遇到的是110上下或是90幾至100多,那中間有時差了20-30V,整個落差非常的大,如果你沒有一個錶頭顯示電壓,你只能靠聽降到90幾時會喇叭會有一個電流聲跑出來,但如果你一直在放音樂這個電流聲是很難被發現的,如果沒有改善喇叭是會燒壞的,所以看的到電壓多少對我來講是很重要的

2、電壓太大會斷電,我想作場作到被雷打到的機會很小,那插到220的電機會也很小,但這一些狀況一次都碰不得,只要遇到一次你大概就可以換器材了,所以不要有心存僥倖的心態,只要讓你碰到一次就都是大條的

那你說其他的濾波、降噪的功能有沒有用呢?這個對我來講是無感的,因為這些功能是要有「比較」才會有感覺,一般作場都是跟時間賽跑,那有時間在現場測電髒不髒之類的,但我相信這一些功能對於聲音是絕對有幫助的,有乾淨、飽滿的電才會有好的聲音,像這一場我從一般插座換到了發電機,整個聲音就變的比較清楚又飽滿,所以你也可以試試看在一個15瓦的吉他音箱上,使用較好的電源線,或許這條線會超過你15瓦音箱的價格,但你會發現換了線之後整個音箱的聲音會變的非常不一樣,特別是低頻的部份會變的非常飽滿

也因為這樣我的觀念是:你所有的器材不管多好或是多便宜都要吃電,如果好的器材沒有好的電也無法完整的發揮功能,所以挑一個好的電源供應器,不但能保護你的器材,也能讓你不用擔心電的問題,這絕對是一件好事

Auto Mixing Controller 大師 Dan Dugan台灣講座



因為之前一直對音響工程沒有很專注,所以對於Dan Dugan的認識是從Yamaha 的混音機TF1 開始的,當然也是他內建在混音機裡的Auto Mixing Controller
(自動麥克風混音技術),當時覺得這技術很方便,心中幻想著運用它在演講、話劇等各種場合上,特別是那種學校場合,永遠會搞不清楚誰戴那一隻小蜜蜂時,Auto Mixing就是他派上用場的時候

它的功用就是在同時有多隻Mic一起使用時,因為每個人講話的音量大小不同,又或是你根本搞不清楚誰拿那一隻Mic時,它會自動的去平衡它們的音量大小,又或是在演講時校長的Mic永遠要比其他人的大聲,在設定時以校長的音量為主,其它人的比他小一點,這種自動追音量的功能真的很方便,特別是用在多支Mic同時使用時,總覺得好像很適合用在立法院,哈哈哈



所幸 唐宋音響請到了 Dan Dugan本人來台解說它的Auto Mixing技術,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要去見見大師本人,看坐第一排能不能吃到一點口水變的比較厲害一點,原來Auto Mixing的技術並不是單純的改變音量,而是從增益(gain)下手,而整個運作方式的演話是從一開始設計的每一隻講話Mic再搭配一隻測環境音的Mic,所以如果你現場要用到6隻Mic,加上要給Auto Mixing使用的Mic就會變成12隻,後來變成每一隻沒有講話的Mic就變成偵測環境音的功能

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有抑制迴授的功能,因為照Dan Dugan老師的說法是,如果兩隻Mic要同時使用,它迴授靈敏度會增加3dB,如果是3隻Mic會變成5 dB,到了8隻的時候會變成9 dB,但如果你是使用Auto Mixing的話,你的迴授靈敏度會都維持在1隻Mic的量,這也讓你減少了很多整場亂叫的狀況發生



不過Auto Mixing的入手價格並不便宜,最低大約從3199美金起跳,除此之外它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兩個人「同時」講話時會拉低整體的音量,因為它本身的設計是給演講用的,所以不會有兩個人同時講話的狀況發生。另外現在有多家廠商的混音機有Auto Mixing的功能,不過大多都只是「類似」的Auto Mixing功能,並沒有Dan Dugan的logo在上面,那跟正版的Auto Mixing比較會不會有差異呢,這我就沒試過了,不過如果以低價位的數位控台又要有Dan Dugan logo的Auto Mixing,我想你可以試試Yamaha TF1。

PS:迴授靈敏度也有人翻成潛在增益Potential Acoustic Gain


以下文字來自於講座宣傳內容

➤  杜根先生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台的Auto Mixing Controller。
✷ 1968年開始在劇場音響的工作,第一位獲得「聲音設計師」頭銜的工程師。
✷ 2003年獲得 USITT(美國戲劇技術研究所) 所頒發的 "傑出成就獎"

❉ 1974年杜根先生在紐約AES學會發表了自動混音器的原型概念,
❉ 之後的四十年與Avid, Calrec, Protec Audio, SSL, Studer, YAMAHA及Waves等
    各大專業調音台製造廠合作。

☛ Auto Mixing Controller 成功地運用在各種會議室、飯店、到總統競選的辯論會、甚至是世界盃評論會。
☛ Auto Mixing Controller 適用於各種缺少專業音控人員或具有自動化需求的場地使用。
☛ Auto Mixing Controller 與時俱進從類比到AES digital、 MADI、Dante可以連接各種形式的混音機使用。

本次活動Dugan先生將闡釋運作的原理並親自展示
現場安排專家同步中文翻譯,並且備有Auto Mixing Controller 現場演示。

 Dugan大師出生於1943年, 在聲音領域工作已經超過50年, 幾乎涵蓋現代音響的發展史, 
著實很難在這麼短的篇幅完整介紹,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場參與
或到Dugan先生官方網站 https://www.dandugan.com/index.htm 


星期六, 11月 10, 2018



呀~~真是個兵荒馬亂的一週呀,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些事情

首先感謝 楊維夫老師上課時介紹的一本書「音樂錄音從「零」學——音頻工程與音樂制作初學指南」,立馬回家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它嗑完,我覺得這是一本適合初學者的書,因為它把聲音的原理及錄音、錄音師的生涯方向講的很清楚,其實上課的這一段時間以來,我覺得要當一個音響從業人員不只是要會控器材而且,最基本且最容易被乎略的反而是「什麼是聲音」,為什麼要去理解聲音的頻率、波長、週期等…音響不就是把聲音從喇叭放出來而以,對我而言放出來是最基本的,怎樣把聲音玩的漂亮才是重點,現階段我對自己的期許是「不要急」,徹徹底底的搞清楚什麼是聲音,因為我們在玩的就是「聲音」,器材只是一個工具

在本書的一開始有介紹了聲音的一些概念,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而後面不管是效果器啦什麼跟錄音有關的都有提到,不過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並沒有提的很深入,應該是因為本書是定位在「初學指南」吧,另外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作者有一部份提到跟錄音、器材無關的東西,那就是「人」的部份,像是要與人為善之類的,如果你對這本書的期待只在於怎樣教會你錄音,那我想他這一些「人生經驗」對你而言是很多餘,不過對我們這一些有一點年紀,接觸過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來說卻有深刻的體會,我想你可以花點時間與耐心把這部份看完,有一天你會懂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一些

而對我而言本書的缺點是有一些提到的東西太老舊,我所謂的老舊不是指那些上了年紀的經典名機,而是他有提到四軌的錄音座,害我很好奇這本書到底是何時出版的,哈哈哈。再來就是簡體字的部份有時看的比較吃力,然後要花一些時間去適應兩岸之間用的術語不同,比如說像是話筒、底鼓、軍鼓什麼的,不過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壞事,大陸的這一些資訊及書籍其實都比台灣的多,而他們一些跟音響有關的活動規模也大的很誇張,所以提早認識兩岸用語上的不同並不是什麼壞事,只是要多花點時間而已

最後他有訪問到一些業界的名人,我還蠻喜歡這個部份的,像是你最愛的mic之類的,沒想到sm57這麼受歡迎,真的是不敗的名器呀

星期六, 11月 03, 2018

Steinberg UR-RT4 錄音介面測試



自從上次在上Smaart的課程時發現我的Behringer UCA22的底噪太高之後,就一直想要入手一個好一點的Interfaces,當然明眼人就像我的老婆一樣,一眼就看出來這只是個藉口,但UCA22充其量只是一個作場時方便的工具,基於PA工程人員要提供聽者最高品質的聲音為最高指導原則之下,我開始尋找合適的Interfaces

在友人的推薦之下我入手了這台Steinberg UR-RT4,除了輸入端夠多之外,另外吸引我的就是它前面四個輸入搭載了Rupert Neve Designs設計的轉換模式,這根本就太吸引我了!!!

其他的規格什麼的我就不講了,在這裡我寫一下它的優缺點

1、Rupert Neve Designs按下去之後比沒有使用時錄到的音源還要更加的立體、飽滿,感覺整個和弦的飽滿度增加了許多,我想用來錄人聲應該也會很好聽

2、四個萬用XLR的輸入能夠應付各種不同的接頭,而且都能提供48V的幻象電源,再加上兩個Line in的輸入,在這個價位裡我想是C/P值非常高的一款Interfaces

缺點

1、體積有點太大台,寬26.5cm、長20.7cm、高4.7cm,不過一想到他有六個輸入6個輸出(4個Line out 2個Main out),我想這樣的大小還能接受,不過依我會帶來帶去的使用情況下,還是希望他能小一點

2、變壓器太大,我所謂的太大並不是它太重之類的,而是它插在一般的排插上會連左右兩邊的插頭都沒辦法用



最後送上我的不專業錄音,主要比對是沒有沒使用Rupert Neve Designs設計的轉換模式,所以錄完之後完全沒有加任何的效果器及拉任何的音量


在散熱孔的地方還能看到Rupert Neve Designs的logo真的很爽,哈哈哈



星期三, 10月 10, 2018

Fender Classic Series '72 Telecaster Custom 更換導線孔、可變電阻、pickup switch



今天要來維修的是Fender Telecaster Custom,其實在宜蘭很少會修到Telecaster 的吉他,而這一把也很特別它是前雙後單的,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規格

型號:Classic Series '72 Telecaster Custom
琴身材質:Alder
琴頸形狀:C standard
琴頸材質:楓木Maple
指板材質:楓木Maple
指板曲度:7.25"
琴格數:21
銅條尺寸:Vintage-style
接合方式:螺絲鎖定Bolt-on
上弦枕寬度:1.65" (42mm)
前段拾音器:Fender Wide range humbucking
後段拾音器:Fender Standard single-coil
電路控制:2 vol 2 tone
琴橋:3-saddle vintage-style

首先我們先來看琴頸的形狀,琴頸的形狀百百種,常見的就像是C 、D 、U 或是重金屬常用的V形,這一些的差異不外就是胖、瘦曲度不同,你可以選擇你握起來覺得舒服的、順手的,而這一些不同的形狀只是「概稱」,因為低把位跟高把位的形狀會不太相同,所以試琴時你可以高、低把位給他彈透透,看看適不適合自已的手感




今天這一把琴要作的是:更換B類可變電阻、拾音器電路室屏蔽、導線孔更換、pickup switch更換

那什麼是「B類可變電阻」呢?其實我們最常見的就是A、B類可變電阻,而它們的差異在那裡呢?用比較白話的講話就是差在靈敏度的部份,以B類來講如果音量的刻度是0-10代表0-100%的話,那B類就是你轉到5它就給你50%的音量,轉到8就是給你80%,所以你會感覺到它是比較靈敏的,而A類就是相反的,它並不是等量增加的,如它的音量刻度0-5以百分比來說可能是0-30%,剩下5-10代表30-100%,所以A類的你剛打開時會覺得沒有什麼變化,可能轉過半了,音量才一股腦的跑了出來,也就是比較不靈敏的感覺,當然沒有那一種是絕對好或絕對不好的,你呷意就是好囉


後段的音量鈕改成B類


後段拾音器的電路室屏蔽


更換前的pickup switch,這種是Right Angle式的,跟一般直式的用途功能完全相同


換上Pure Tone導線插孔,耐用度100也將雜訊降至最低


換上Elixir Nickel Plated Optiweb超防銹電吉他弦(10~46)







星期日, 9月 30, 2018

Ibanez RG970QMZ 搖座調整加更改電容



今天要進行維修改裝的是來自於花蓮的客人,他的吉他是Ibanez RG970QMZ,是一把非常漂亮的吉他,以下是他的個人資料

琴頸樣式:Wizard 11pc Panga Panga /Maple/Walnut/Purpleheart neck
琴身材質:Quilted Maple top/American Basswood body
指板材質:Bound Panga Panga fretboard w/Mother of Pearl off-set dot inlay
銅條尺寸:Jumbo frets
大搖座:Edge-Zero II tremolo bridge w/ZPS3Fe
前段拾音器:DiMarzio® Air Norton™ (H) neck pickup (Passive/Alnico)
中段拾音器:DiMarzio® True Velvet™ (S) middle pickup (Passive/Alnico)
後段拾音器:DiMarzio® The Tone Zone® (H) bridge pickup (Passive/Alnico)



首先我們來看Panga Panga是什麼鬼木頭,這是因為在吉他上常被使用的Roseswood,被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第二級瀕危物種,所以廠商必需要有申請文件才能作進出口的動作,也因為這樣使用Roseswood的成本大幅增加,於是各吉他大廠開始找尋代替的木材,Panga Panga就是眾多的替代木材中的其中之一,Panga Panga是紅木樹種中的雞翅木類,中文規範名叫斯圖崖豆木,拉丁名是Millettia stuhlmannii而商品名就叫作Panga-panga,Panga-panga之前常用在高檔的家俱上,因為質地較硬所以用在琴頸上也蠻適合的,這種木頭擁有漂亮的木紋,聲音的表現上是緊實的低頻、寬闊的中頻,跟明亮的高頻

另外一個就特別的木頭就是Purpleheart紫心木,這也是Roseswood的替代品之一,跟Panga-panga一樣是屬於質地較硬的木材,因為夠硬又有獨特的淡紫色,所以也常被用在傢具及地板木頭上,它的聲音與Bubinga相近擁有漂亮的中頻及較長的延音


不得不說Ibanez在大搖座上的開發算是蠻用心的,不過這一組Edge-Zero II tremolo bridge的調整方式個人實在很不呷意,雖然它看起來像照片一樣背板有開洞,要調整彈簧的鬆緊度時只需要透過轉輪就可以調整,不過這個轉輪真的不太好轉,因為它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施力點,常常轉到一個程度就轉不動了,還是需要開背板,要開背板也就算了最慘的是開了背板還是很難施力,真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它的問題呀

今天這一把琴搖座的高度沒有調好,調整好之後整個弦距高度好彈許多了,後來客人覺得他的橘滴不好聽覺得太悶了,所以決定要換電容,而我們挑選電容的方式是用盲測的,客人完全不知道我用什麼牌子、什麼電容值的電容,完全是用「聽」的去挑選,我們一共試了5種電容分別是



【Emerson Custom】Classic Paper-In-Oil Tone Capaticor 0.015uf 300v
【Emerson Custom】Classic Paper-In-Oil Tone Capaticor 0.022uf 300v
【Emerson Custom】Classic Paper-In-Oil Tone Capaticor 0.047uf 300v
Auricap XO Capacitor 022 mfd, 600 volt
Auricap XO Capacitor 047 mfd, 600 volt

最後客人挑選的是Auricap XO Capacitor 047 mfd, 600 volt,而這一個電容是屬於比較現代的音色,會有比較亮的高頻,蠻適合彈Rock 、Metal的




Gibson Les Paul Studio 2015 更換Graph Tech ResoMax NVS saddle



最近忙著作燈光音響,雖然還是一直有在作維修,但實在沒有時間寫文章,所以很久沒有更新了,今天要來寫的例子是一把Gibson Les Paul Studio 2015 作硬件上的升級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為什麼要升級」這一件事好了,我覺得這就像整型一樣,你的身材、外表是天生的,但有時會覺得眼睛太小了、鼻子不夠挺之類的,所以就會找上整型診所,吉他也是一樣你得先了解你的吉他,牢牢記住它的音色,然後很明確的告訴維修師父,我覺得高頻不夠、或是延音不夠,這樣維修師父才能給你一正確的建議

另一種是零件不堪使用了,必需要換一個所以順便升級,像是G 牌跟F牌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在弦鞍、弦刀的部份,在此你必需要注意一點,除非你是換上一模一樣的產廠零件,或是材質規格比較接近原廠的零件,那聲音才有辦法「接近」、或「完全」和原本的音色相同,不然只要換上新的零件,音色上必定有所不同,但沒有什麼好或不好的問題,只有你喜不喜歡的問題



而在弦刀的選擇上,你可以從幾個方向下去思考,1、耐用度與材質。2、功能性與音色

弦刀的材質上常見的有,Aluminium鋁、Steel鋼、Brass黃銅、Zinc鋅、Pot Metal或是其他的混合材質,當然材質不同所發出來的音色就會不同,耐用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像是Pot Metal就是比較差的金屬材質,所以用久了容易破損、變形,而其他的鋼、黃銅等就會比較耐用嗎,我覺得這也不一定,因為他的成份純不純也會影響到耐用度,所以你可以挑選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像是Graph Tech、Callaham、TonePors、Schaller等…

而在功能性上常見的有:1、Lock功能的弦刀,因為這一類的琴橋,常常在要換弦時把弦全拆了之後,琴橋很容易就掉了,在裝弦時也會比較不方便,所以後來的弦刀就會加上這個功能,常見的有兩種Lock的方式,一種是用六角螺絲上鎖的另外就是靠磁力吸附式的,個人感覺這兩種方式對音色上的影響不大,其實我也沒有認真比較過啦,那為什麼會把音色跟功能性兩個放在一起寫,因為接下來的功能就會對音色有很大的影響了,那就是斷弦救星!!!在演出時斷弦是每一個吉他手的惡夢,那要怎樣才能減少斷弦的機率呢,那就得從磨擦系數下手了,磨擦系數愈小當然就愈不易斷弦,所以在saddles的材質上下手,像是TonePors 的AVR2G就把saddle換成了 original Nylon 66材質,而Graph Tech則是在saddle上加了PTFE聚四氟乙烯,俗稱鐵氟龍的化學物質,這一些都是降低弦與弦刀的磨擦系數的方式,也算是弦刀額外的附加功能


而這一把Gibson Les Paul Studio 2015搭配的是黃銅材質的Zero Fret Nut,雖然這一個設計很方便要調整上弦枕的高度,不過總覺得金屬材質的上弦枕讓clear tone變的比較ㄎㄧㄤ比較不溫暖,還有另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一弦的前三格在推弦的時候,上弦枕跟弦的磨擦會發出的個「達」的金屬聲,而且在我的客人裡這個問題不是個案,有好幾個用Zero Fret Nut的客人都有反應過,所以把Zero Fret Nut換成Graph Tech TUSQ XL PQL-6110-00,換上去之後客人的感想是聲音變溫了,而且推弦時會出現的「達」聲也不見了,算是保留了Zero Fret Nut可以調整高度的功能,同時又解決了Zero Fret Nut不完美的地方


客人這一次所更換的是Graph Tech ResoMax NVS PSU-8843-BN與Graph Tech ResoMax NVT 電吉他拉弦板 PS-8893-BN,重量上比原廠的硬件輕了很多,而且搭配了ResoMax U.L.F Saddle能夠減少斷弦的機會穩定音準,並保留了金屬弦鞍最俱穿透力的2Khz頻率,且提供吉他飽滿的和聲音色,ResoMax NVS同時也有Auto Lock和三層電鍍的技術讓表層不易氧化掉漆更耐用,這個三層電鍍也是我很呷意的地方,因為就算用了很久它的外觀還是一閃一閃亮晶晶,跟原廠配件比起來真的好太多,唯一的問題是將琴上原本的Stopbar studs拆下來之後發現,Graph Tech ResoMax NVT的Stopbar studs比較細一點,所以會有一點間隙造成搖晃,因為我補了一點木頭讓它固定住,這一點我是覺得蠻怪的因為Graph Tech在這個規格上只有一種可以選,所以我不確定是之前市面上的Stopbar studs比較細還是怎樣的,所以Graph Tech沒有作尺寸上的更新,這一點就不去想了



最後附上客人私訊給我的心得



本次施工內容

1、更換Graph Tech ResoMax NVS PSU-8843-BN弦刀
2、更換Graph Tech ResoMax NVT 電吉他拉弦板 PS-8893-BN
3、更換Graph Tech TUSQ XL PQL-6110-00上弦枕
4、八度音調整
5、弦距調整
6、全身深度美容大保養